我院农村科技特派员助力多祝镇下埔村改造荔枝林及林下土地综合利用

发布时间:2021-05-24浏览次数:92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1年5月18日,我校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林燕文、副教授曾令达副教授、副教授段中岗和衣建坤博士来到惠州市惠东县多祝镇下埔村开展科技下乡服务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在下埔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林燕文团队了解到该村现阶段在传统小禾山荔枝林品种改良和土地高效种植利用等方面有较强的技术需求,于是整合惠州学院科技力量,到下埔村开展技术指导,在驻村第一书记钱进及村干部刘汉生、卢远征的带领下,特派员发现小禾山荔枝林现状,幼果挂满枝头,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幼果成长迟缓,了解到由于荔枝品种差、口感差、价格低,村民基本放弃管理,全村约有三四百亩普通品种荔枝林基本没有收益,荔枝林地也没有充分利用。从事荔枝种植研究多年的曾令达特派员在荔枝老果园改造、新品种引进、荔枝高接换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和交流。林燕文和段中岗等特派员建议在不同季节利用荔枝林下环境人工培育经济价值高、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如赤松茸、荔枝菌等。荔枝林下培育食用菌,菌包废料就地还林,绿色循环发展,从而提高荔枝林下土地使用价值和荔枝产量、增加村民收入。建议荔枝林改造和食用菌栽培可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来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特派员与村干部探讨品种改良和土地高效种植利用方案

此次下乡开展科技服务,团队再次来到“绿之梦”生态园,就霜冻后果树挽救方面给出建议,包括修复树势、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尽可能减少霜冻带来的减产和经济损失。特派员还查看了生态园荔枝老树高位嫁接优良品种的生长情况,根据嫁接三年的优良品种的长势和挂果情况,特派员建议要适当给果树补肥补水。

本次科技服务活动,特派员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为下埔村的乡村振兴需求献计献策,接下来,惠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特派员将牢记责任使命,下沉到农村一线,充分将学校人才的智力、技术和资源挖掘整合,送到村民手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惠院力量。(撰稿:林燕文;审稿:林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