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5年3月13日,生命科学学院“校地行企科学教育资源对接交流会”在学院会议室举办,活动旨在加强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科学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惠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全童全星(惠州)机器人编程教育中心、惠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博罗县天文爱好者协会、惠州北回归线科技文化发展项目等行业企业受邀参加活动,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林芳花主持会议,科学教育专业专任教师和实验实践教师代表出席活动。
与会各方就科学教育资源整合、产教融合平台搭建和创新人才培养等内容开展了深入交流。会上,惠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唐宽平会长提出,校地双方可以科教资源共享、师资互聘、项目共建等形式,为科学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基地、优质师资以及项目实践机会,打造校地合作助推本地科学教育快速发展的典范,促进校地行企多方共赢。生命科学学院科学教育专业负责人王国莉教授表示,校地科学教育资源整合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至为关键,校地双方可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高度出发,以贯彻实施“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为目标,搭建多元主体参与的“科学教育产业学院”,组织系列科教人才培养、主办科技竞赛、实施公益科普以及承接科教服务、科普研学等活动,在活动中逐渐完善特色化的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推动各类人才的培养。
接着,与会嘉宾围绕科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与实施路径展开了深入讨论,在项目资源和合作意向交流环节,各方就博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环罗浮山巡北回归线乡村科普”项目、惠州市图书馆“苔花公益科普计划”、小学生“430课后科学服务”项目、联袂举办“科普讲解大赛”以及启动“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等事宜充分交换意见,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大家一致认为,高校应充分发挥科学教育专业阵地优势,联合地方行业协会和企业,在惠州市科协、科技局的支持下,充分整合资源,共同构建科学教育行业生态圈。
林芳花做总结发言,她充分强调,校地合作推动科学教育资源整合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生命科学学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搭建高水平平台,加快校地合作和产业学院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及合作共赢。
此次活动是为进一步推动我校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密切校地合作而举办的专项活动,对推动专业良性发展、实践育人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撰稿:钟志娟、王国莉;审稿:林芳花;审核:杨敏